交通信号灯 CE 认证,EN 12368测试+认证

以下是关于交通信号灯 CE 认证中 EN 12368 光学性能标准测试以及如何获得欧盟 CE 认证的详细介绍:
EN 12368 标准聚焦于交通信号灯的光学性能,旨在确保其发出的光信号清晰、准确且符合道路使用要求,主要涵盖以下关键测试内容:
发光强度测试:
- 不同颜色要求:针对交通信号灯常见的红、黄、绿等颜色,分别测量其发光强度。比如,红色信号灯在规定的正前方观测角度上,需达到特定的最低发光强度标准,以保证远距离可视性。随着观测角度向两侧偏离,发光强度虽允许递减,但也要满足相应角度下的最低强度限定值,确保各个方向的道路使用者都能看到信号。
- 测量方法及仪器:通常采用专业光度计,在规定的测量距离(如距离信号灯一定米数的位置设置测量点)以及多个特定的角度方向上进行测量。对信号灯各发光区域多点测量后取平均值等方式获取准确的发光强度数据,再与标准要求对比判定是否合格。
颜色特性测试:
- 颜色坐标界定:每种颜色的信号灯灯光都有严格的颜色坐标范围要求。例如,绿色信号灯必须落在标准规定的绿色颜色坐标区域内,防止出现颜色偏差,避免与其他信号颜色混淆,保障驾驶员等道路使用者能准确识别信号。
- 测试手段:运用光谱分析仪等专业设备,分析灯光的光谱成分,由此确定其颜色坐标,对照 EN 12368 标准中给定的各颜色坐标范围来检验其符合性。
配光曲线测试:
- 光分布情况反映:配光曲线体现了信号灯所发光在空间中的分布形态。需测量信号灯在全方位角度上光强的变化情况,进而绘制出配光曲线,查看其是否符合标准规定的理想曲线形态或相关参数范围。合理的配光曲线能保证信号灯在规定的可视角度区间内均匀发光,使不同位置的道路使用者都能清晰接收信号。
- 测试操作:借助分布光度计等仪器,围绕信号灯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光强测量,依据测量数据绘制配光曲线,并与标准要求进行匹配分析。
闪烁特性测试(针对具有闪烁功能的信号灯):
- 关键参数考量:对于具备闪烁功能的交通信号灯,要重点测试其闪烁频率和占空比等参数。闪烁频率需处于合适区间,既不能太快让使用者视觉难以分辨,也不能太慢而失去应有的警示效果;占空比同样要符合标准规范,确保闪烁的规律性和有效性,方便道路使用者明确感知信号变化。
- 测试设备及方法:利用电子示波器等设备,监测信号灯的电信号输入以及灯光输出情况,从而准确测量出闪烁频率和占空比等指标,再与标准要求对比判断是否达标。
- 样品选取与准备:挑选具有代表性、功能完好且与批量生产产品一致的交通信号灯样品,涵盖灯具的各个部件,如灯泡、灯罩等,确保其能真实反映产品的光学性能。
- 测试环境搭建:按照标准要求,营造稳定、无干扰的测试环境,一般选择暗室环境,严格控制环境光强度、温度、湿度等条件,防止外界因素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 仪器校准与调试:在使用各类光学测量仪器前,务必对其进行精准校准,确保其测量精度满足标准测试需求,保证获取的测试数据可靠、真实。
- 按项目开展测试:依照上述各项测试内容的要求,依次运用对应的仪器设备进行测量,仔细记录每个测试项目下的相关数据,例如不同角度的光强数值、颜色坐标值、闪烁频率等。
- 数据分析与报告生成:整理和分析测试得到的数据,将各实测值与 EN 12368 标准中规定的指标要求逐一比对,判断交通信号灯的光学性能是否符合标准。最后,把测试的全过程、数据记录以及判定结论等内容整理编制成规范的测试报告。
交通信号灯属于欧盟相关指令管控范畴,除了需满足 EN 12368 光学性能标准外,还需确认适用于产品的其他指令,比如《建筑产品指令》(CPR)等(如果交通信号灯应用于建筑相关场景)。同时,要依据指令确定对应的协调标准,确保产品从设计、生产到性能各方面都能符合欧盟要求。
- 产品描述文件:详细介绍交通信号灯的型号、规格、功能、结构组成、使用的材料等基础信息,让认证机构能全面了解产品情况。
- 设计图纸与工艺文件:提供产品的设计图纸,包括电路图、光学结构设计图等,以及生产工艺流程图,展示产品是如何制造出来的,体现生产过程的规范性和可控性。
- 测试报告:除了前面提到的 EN 12368 光学性能标准测试报告外,如有需要,还应准备其他相关性能测试报告,比如电气安全测试报告、机械稳定性测试报告等,以证明产品在多方面符合要求。
- 使用说明书:编写清晰、易懂的产品使用说明书,指导用户如何正确安装、操作和维护交通信号灯,内容涵盖安装步骤、操作方法、常见故障排除等方面。
- 自我声明模式(适用于部分低风险产品):对于一些符合特定条件、风险相对较低的交通信号灯产品,制造商可自行进行符合性评估,依据相关标准和指令要求准备好上述技术文件后,签署符合性声明,声明产品符合欧盟 CE 认证要求,并在产品上加贴 CE 标志。但这种方式要求制造商对产品的合规性承担全部责任,且需确保在欧盟市场监督机构检查时能提供充分的证明文件。
- 第三方认证模式(适用于大部分交通信号灯产品):通常情况下,交通信号灯会选择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来进行 CE 认证。制造商需选择有资质的欧盟公告机构(Notified Body),向其提交认证申请以及准备好的技术文件。公告机构会对产品进行审核、评估,可能还会安排现场检查、抽样测试等工作,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颁发 CE 认证证书。
- 文件审核:第三方认证机构或欧盟市场监督机构(在自我声明模式下)会首先对制造商提交的各类技术文件进行详细审核,检查文件内容是否完整、准确,产品是否确实依据相关标准和指令进行了设计、生产和测试。
- 产品测试(如有必要):除了已有的 EN 12368 光学性能测试等,如果认证机构认为还需要进一步验证产品的其他性能,可能会要求制造商重新提供样品进行额外的测试,如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耐久性测试等,确保产品全方位符合要求。
- 现场检查(部分情况):对于一些生产规模较大或产品风险相对较高的交通信号灯制造商,认证机构可能会安排人员到生产现场进行检查,查看生产设备、工艺流程、质量控制体系等是否满足欧盟要求,保障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 颁发 CE 认证证书或批准自我声明:如果产品通过了上述审核、评估以及测试等环节,第三方认证机构会向制造商颁发 CE 认证证书(在第三方认证模式下);若是自我声明模式,制造商则可以正式实施自我声明,并在产品上加贴 CE 标志,表明产品符合欧盟 CE 认证要求。
- 后续市场监督与合规维护:获得 CE 认证后,制造商仍需持续关注欧盟市场监督机构的相关要求,确保产品始终符合标准和指令规定。一旦市场监督机构发现产品存在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可能会采取责令整改、罚款、召回产品等措施,所以制造商要定期对产品进行自查,保证产品质量和合规性。
总之,交通信号灯要获得欧盟 CE 认证,需要严格遵循相关标准进行测试,认真准备各类技术文件,选择合适的认证途径,并顺利通过认证机构的审核评估等环节,同时做好后续的市场监督应对工作,以保障产品在欧盟市场的合法流通和使用。